亚美体育官方平台关于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揭示体育的本质属性;其外延则是对其概念范围的指定。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无疑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宏观上把握体育的本质特征、目的任务乃至基本途径和方法手段,便于灵活机动地开展体育实践。
研究体育的概念就回答什么是体育。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并无绝对一致地肯定回答。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体育发展史,则可清楚地了解到,体育最初是标志教育过程一个专门领域的名词。在我国,自1923年《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将“体操科”正式改为“体育课”之后,体育一词才成了标志学校中身体教育的专门用语。
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便由学校扩展到社会,走进千家万户,逐浙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其内容形式上不断丰富,其影响与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中身体教育的范畴。于是体育的外延被扩大,社区体育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人类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意识不断作用与强化技能的较量,竞技运动蓬勃兴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竞技运动的职业化、竞技化、商品化日趋明显,体育的概念被混淆。
[SITESERVER_PAGE]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外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围绕着什么是体育,什么是竞技运动以及与体育类似的一系列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讨论,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繁荣了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但在体育的概念上至今仍未达成共识。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体育理论》中,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人们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并以这一本质属性作为内涵,将体育定义为“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于是认定体育是由体育(狭义)、竞技运动和体育锻炼三大部分组成的。其实,这样界定与划分,显得并不客观,尚存不科学、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一,同一概念体系中,“体育”这一术语重复出现,易使人们混淆不清,显然不妥。其二,就其本质属性而言,竞技运动与体育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它是两股道上跑的两趟车,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①在体育中,身体运动是手段,“身心发展”、“健康”、“体质”是目的;而在竞技运动中,身体运动是“手段”身心发展“健康”、“体质”,加上专项运动技战术仍然是手段,其目的是比赛夺标。②体育的对象是全人类自身,包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不分地域与国界,不分性别与年龄层次,不分健康人与伤残人,都可以从事体育,并通过体育获得诸如身心发展、体型匀称、姿态优美、身心愉悦、健康长寿等方面的帮助。而竞技运动的对象,则是极少数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为了达到比赛夺标或通过比赛夺标获取名利与财富,而从事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机体超负荷运转,导致身体或畸形发展(如举重、摔跤、拳击、相扑等运动员)或五劳七伤或生命早天。[SITESERVER_PAGE]如实地说,竞技运动是一种损害健康、牺牲人的青春和体质的运动。它如同军队,为了保卫祖国是要付出牺牲的,但在国家消亡之前,军队是需要的。在和平时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技运动也是需要的;对于具有某种运动天才的人积极投入,也是值得欢迎与称赞的。然而,在其目的上它却与体育格格不入,②体育的过程实则是育体的过程,必须针对自身身体,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的身体运动来进行。换言之,它是一个从自身身体出发,通过适合于自身的身体运动地锻炼,以获得健康的过程。其中,人是处于第一位的,身体运动是为人自身服务的。体育以其教育的形式出现,则是“有教无类”。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从不淘汰人。而在竞技运动中,则完全是根据创造某项优异运动成绩的需要来挑选人,即适合的就要。否则,表现再好,身体再健康,常识再高的人也不需要;能表现出优异运动成绩、比赛夺标的人就受到重视、称赞与奖励,而无优势者将受到冷落,无发展前造者就被淘汰。换言之,竞技运动是一个从专项成绩需要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合的人并用专项运动技术战术加以武装,然后令其比赛夺标的过程。其中,人则处于第二位,是被用来当枪使的。以上足以说明,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彼此是不能相互包容和取代的,自然也不是隶属关系。广而言之,体育与竞技运动,连同人们熟悉的舞蹈、马戏、杂技等,都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均由其目的不同相区别,同属于身体文化的范畴。于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教育、体育工作者,就根据当今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体育的“育人机制”上探求体育概念论述,将其综合提出新的观点,其典型见证是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念》中界定。书上写道:“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分别与国际体育联合会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与杂技亚美体育官方app下载、马戏、艺术等同属身体文化的范畴。并因此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组成部分。这显然是理论研究上的一大进步,它为客观地反映了体育的本质属性,还了真义体育的本来面目。但仔细地加以考究之后,仍然觉得这样界定与划分,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其一,定义中关于目的的表述,似存某种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也体现不出体育的终生性。例如“全面发展”字样,似就将体育局限于青少年时期,而“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又显得欠具体明确和漫无边际。其二,对于构成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其术语确立显得根据不一。例如“学校体育”是根据体育开展的范围或对象的年龄(青少年)来确定的,而“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又似乎是根据其目的来确立的。其三,从关于“竞技体育”的论述看,“竞技体育”实无单独列出的必要,列出来了反而容易导致人们在“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在概念上产生误解。例如,书中写道: “正是竞技运动中那些具有教育性的内容和手段与体育中那些具有竞技性的要素共组成了构成现代体育三大要素之一的竞技体育”。“而竞技体育则是利用竞技内容和手段促进入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手段”。“竞技体育的实施场所主要在各类运动场上,主要手段为运动训练和比赛”,“其目的是培养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竞争意识”等。显然这里单独列出竞技体育,是想借用体育中的竞赛形式来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而“竞赛”只不过是体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即言之,只要内容、形式、办法、标准统一,就可以组织开展个人间或集间的较量;且这种组织形式在“学校体育”和“康乐体育”亦可促进入的身心和精神协调发展以及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由此看来,“竞技体育”作为一个专门用语出现,并无其本质属性作为内涵,显然这样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
[SITESERVER_PAGE]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什么是体育的基本回答应该是:“体育是人类针对自身,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并保持终身健美乐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由此揭示体育是属于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且以教育的形式出现,理当作用于人的一生。而在人的一生中,与其生理、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最贴近的体育追求(即目标)是健、美、乐。这个目标的实现,除自身努力外,要凭借着父母、保幼员、体育教师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帮助来实现。从而也显示了体育的阶段性、教育性、终身性较为突出,因此,对于体育的划分,既可依据年龄划分为胎婴儿体育、少儿体育、青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又可按人一生中主要活动场所(范围),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工体育。且无论哪种体育中,都是以人自身的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健、美、乐。这才抓住了体育的本质,真实地反映了体育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它既是现实的,又是终生的,因而必然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组织部分。